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蘇門答臘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蘇門答臘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蘇門答臘島 古名為suvara dv䫰a( 梵文 :"金島"),在中國文獻中也稱之為"金洲", 馬來語 稱為Pulaw Emas ,也指金洲,顯然是因為自古以來蘇門答臘山區出產黃金。16世紀時"金洲"之名名聲,曾吸引不少 葡萄牙 探險家遠赴蘇門答臘尋金。蘇門答臘島是 世界 第六大島, 印度尼西亞 第二大島嶼,僅次於 加裏曼丹島 (婆羅洲),為 大巽他群島 島嶼之一,經濟地位僅次於 爪哇島 。東北隔 馬六甲海峽 與 馬來半島 相望,西瀕 印度洋 ,東臨 南海 和爪哇島東南與爪哇島遙接。麵積43.4萬平方千米,包括屬島約47.5萬平方千米,占全國土地麵積的1/4。
自然地理
地形
蘇門答臘島呈西北-東南走向,在中間與赤道相交叉,由兩個地區組成:西部巴裏散山脈(Barisan Mountains)和東部的沼澤地。
西半部山地縱貫,高峻的巴裏散(Barisan)山脈呈西北-東南走向,綿亙1600千米,有90餘座火山,其中最高峰葛林芝(Kerinci)山海拔達3800米。山脈以東為衝積平原,南寬北窄,最寬處100千米以上。河流眾多,主要有穆西河、巴當哈裏河、因德拉吉裏河、甘巴河等,多能通航。當中以哈裏(Hari)河最長,可通航480千米。托巴湖麵積1140平方
蘇門答臘島地形圖
千米,是諸多山湖中最大者。
巴裏桑散山脈為青藏高原新生代山脈的連續,縱貫蘇門答臘島。該地區發現了煤、黃金礦床。火山所噴發的礦物質使得土壤肥沃。山脈景象優美而迷人,如托巴湖(Lake Toba)周圍區域。
在東部,強大河流把淤泥帶到下遊,形成了遼闊的平地,遍布沼澤和湖泊。雖然該地區宜耕土地少,對農業不利,但是其對印尼經濟發展的重要不可低估,因為"地上出產油,地下也出產油":棕櫚油和石油。
蘇門答臘島位於亞歐板塊的東南邊緣,該島以南地區位於印度洋板塊邊緣,是歐亞地震帶的一部分。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大地震引發的10米高海嘯席卷蘇門答臘西部的沿海地區,造成嚴重破壞,在印尼就有超過八萬人亡,災情主要集中在亞齊省和北蘇門答臘省。
折疊
海岸
蘇門答臘島雖然海岸線很長,但缺乏天然良港。原因是經常受到"印度洋拍岸浪"的襲擊。一種高高卷起的拍岸浪呈一長排或兩排、三排向岸上推進,其力量極大,可以把漁船舉至浪巔,然後翻轉倒下。由於"印度洋拍岸浪"現象的存在,致使蘇門答臘、爪哇兩個主島,幾乎無天然良港。
蘇門答臘島地震引發的大海嘯
折疊
氣候
蘇門答臘島有赤道穿過,屬於熱帶雨林氣候。由於常年高溫多雨,各地溫差不大,降雨則有明顯差異。西海岸年降水量3000毫米
蘇門答臘島地理位置
,山區可達4500-6000毫米;山脈東坡至沿海平原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島的南北兩端年降水量1500-1700毫米。
折疊
人口
蘇門答臘島有約3700萬人,人口密度不高(85人/平方千米),人口稠密的地區包括北蘇門答臘、以及西蘇門答臘的中央高地,最大的市區集中在巨港和棉蘭。
當地居民使用52種不同語言,均屬於南島語係,文化方麵也很接近。在東部,最普遍的語言是馬來語,但在其他地區不同的民族使用其他語言:南部和中部有楠榜(Lampung)語和米南加保(Minangkabau)語,北部的山區有巴達克(Batak)語,最北部沿海地區有亞齊語。在市區也有華僑使用漢語的閩南語。
蘇門答臘大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但Batak族信基督教(荷蘭人傳播的宗教),除此之外,也有印度教徒、佛教徒、天主教徒等。
折疊
生物資源
蘇門答臘島占據著印度尼西亞國家領土的1/4。這裏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生物寶庫。島上僅僅哺乳類動物就有176種之多。除此之外還有眾多的爬行類,兩棲類動物。島上的動物包括猩猩、各種猿類、象、貘、虎、兩角聳立的蘇門答臘犀牛、長臂猿、樹鼩、飛狐猴、野豬和靈貓類。島上3座國家公園(勒塞〔Leuser〕山、葛林芝-塞布拉〔Kerinci Seblat〕和南巴裏桑山〔Bukit Barisan Selatan〕)於2004年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遺產保護區。隨著人類在當地雨林中活動的增多,生物資源麵臨著越來越嚴重的威脅,猩猩不到5000隻,而根據印尼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的統計,在2001年,蘇門答臘犀牛隻有132頭了。蘇門答臘的生態環境問題已經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希望蘇門答臘島這座天然的生物寶庫能夠保持它的原貌。
蘇門答臘島的大部分地區被被熱帶森林覆蓋,屬熱帶雨林帶。除高地外,蘇門答臘氣候炎熱且極為潮濕,植被有蘇門答臘鬆、南洋鬆(Pinus merkusii)、大王花(Rafflesia arnoldii)、香桃木、竹、杜鵑花、蘭花、棕櫚樹、櫟樹、栗樹、烏木、鐵木、樟樹、檀香木及多種可用來製作橡膠的樹種。這些森林曾經是寶貴動植物(紅毛猩猩、老虎、貘、Rafflesia等)的棲息地。各類熱帶植物覆蓋全境,到處生機盎然。交疊錯落的山脈被原始森林淹沒,波平如明鏡的河流被高大挺拔的椰樹簇擁,無論是城市、鄉村、田野、道路都浸潤在綠色的海洋中。而綠色的海洋和蔚藍的天空構成一幅和諧美麗的風情畫卷,成為蘇門答臘亙古不變的亮麗景觀,給旅遊者留下深刻印象。不幸的是,印尼當局的貪汙風氣和非法森林開發使得這些原始森林麵臨毀滅的危險。連所謂的"保護區"也遭到砍伐。
折疊
海嘯與地震
除了2004年底的由蘇門答臘島引發的印度洋大海嘯以外,2010年10月25日,印尼蘇門答臘島發生7.2級強烈地震,接著又引發了巨大的海嘯。
10月25日,印度尼西亞遭受一連串地震衝擊:當地時間當天19:05,印度尼西亞北蘇拉威西省發生裏氏5.8級地震;當地時間21:42,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發生裏氏7.2級強烈地震,該地區其後相繼發生了裏氏5.5級和5級兩次餘震。
據悉,到目前為止,當地已發生150多次餘震。路透社報道指出,印度尼西亞當地漁業部官員稱,明打威群島(Mentawai)南巴蓋(South
蘇門答臘海嘯
Pagai)地區沿海的貝圖-蒙加(Betu Monga)村生活著200名左右村民,當7.2級強震發生後,該村大部分建築被摧毀,160名村民失蹤,失蹤人員中大部分是婦女和兒童。僅知有40名村民生還。該官員稱,貝圖-蒙加村以及臨近村莊遭受強風暴雨衝擊,80%的建築都被摧毀,食物儲備不足,到處都是人們的哭泣聲。至少1人亡,2人失蹤。當地警方表示,已設立了緊急哨崗,並搜救失蹤者。而在明打威群島的錫波拉(Sipura)島,2人的屍體被發現。據悉,在南巴蓋島,海嘯掀起的巨浪直撲沿岸村莊600米之內的腹地;而北巴蓋島的海浪直接打向民居的屋頂。
此外,澳大利亞外交貿易事務部發表聲明說,地震發生後,一艘載有8到10名澳大利亞人的船隻失去了無線電通訊聯係。
據英國媒體報道,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25日發生7級以上強烈地震,據當地媒體報道,印度尼西亞衛生部官員2010年10月26日稱,蘇門答臘島10月25日引發的海嘯已造成23人亡、169人失蹤。
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網站消息,北京時間2012年4月11日16:38,北蘇門答臘西海岸發生裏氏8.9級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1]
北京時間2012年7月25日早晨8:27,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部發生裏氏6.4級地震,震中距離蘇門答臘西部"亞齊省"外海小島"希默魯"西北方28千米,震源深度為45.9千米。
新華網雅加達6月23日電(記者王慧慧)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部亞齊省23日發生6.6級地震,尚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報告。
據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網站消息,地震發生於當地時間11時34分,震中位於亞齊省蘇布魯薩蘭市西北方向24千米處,震源深度103千米。地震監測部門未就此次地震發布海嘯預警。
美國地質勘探局測定此次地震級別為5.9級。
印尼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時有地震發生。
新華網雅加達10月25日電(記者趙金川)印度尼西亞氣象和地球物理機構說,25日晚印尼蘇門答臘島發生裏氏7.2級強烈地震,但尚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報道。
此次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21:42(北京時間22:42),震中位於西蘇門答臘省明打威縣巴蓋瑟拉丹鄉西南78千米處,南緯3.61度,東經99.93度,震源深度為10千米。
地震發生後,有關部門立即發出海嘯預警,但30分鍾後解除了警報。此次地震持續約10分鍾,引起許多居民的恐慌。他們紛紛逃出戶外,因擔心發生海嘯,還有不少人逃到山頂躲避。
在強震發生10分鍾後,該地區又相繼發生了裏氏5.5級和5級兩次餘震。
當地時間25日19點5分,印尼北蘇拉威西省發生裏氏5.8級地震,但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報道。
印尼地處太平洋地震帶,每年發生數千次大小地震。2004年12月,印尼亞齊地區發生裏氏7.9級強烈地震並導致印度洋海嘯,造成20多萬人亡,50多萬人無家可歸。
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默拉皮火山26日噴發,大量火山灰被噴射至火山口以西1.5千米處。相關部門已發出限製進入火山口周圍區域的警告。
印尼火山和地質災害治理部門主管蘇羅諾接受新華社記者電話采訪時說,默拉皮火山當地時間下午4時39分噴發,當地居民已被禁止進入火山口周圍半徑3千米以內區域。
印尼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目前有129座活火山。默拉皮火山是蘇門答臘島最活躍的火山之一。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